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生态中心两名青年科研人员获得“首创水星奖”一等奖

2018年度的首创水星奖典礼于1018日在西安举行,生态中心中科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强志民研究组的李梦凯和徐强两位副研究员分别获得前沿科学奖一等奖和管理创新奖一等奖。

首创水星奖是由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与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从2017年开始联合设立的,旨在推进中国水与环境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开发与产学研融合,推动并引领水与环境产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升级。首创水星奖分别设置前沿科学奖技术进步奖管理创新奖,每类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青年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与踊跃参与。

lmk李梦凯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紫外线(UV)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近三年来李梦凯基于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光通量率探测器荧光微探头(MFSD),系统测定了UV反应器内部复杂的光场分布,提出了多波长光源在UV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模式,阐明了水体UV透光率、浊度散射、内壁反射等对UV反应器效率的影响,进而改进了光通量率分布模型并用于实际反应器设计(ES&T 2017, 51: 13241-13247; ES&T 2017, 51: 3453-3460; Water Res. 2017, 109: 382-388)。基于MFSD体积小、可测量光通量率等优点,开发了UV反应器智能监测系统,从原理上改进了目前基于平面探头的UV监测方法,实现了灯管输出衰减、套管污染、水体UV透过率、实时UV剂量的在线监测(ES&T 2017, 51: 8094-8100)。利用MFSD开发了多光源(低压、中压、真空UV)细管流UV反应系统,能快速、准确测定UV水处理技术降解污染物的动力学参数及评估成本,具有UV剂量测定准确、样品量少、工作量小、可快速切换不同光源等优点(ES&T 2016, 50: 5849-5856; Water Res. 2017, 108: 348-355; ES&T 2018, 52: 7426-7433)。研发的系列UV装置已被多个国家约20个实际工程、实验室和制造厂所采用。

xuqiang徐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优化运行研究。供水管网漏损管控的难点在于:在技术上,漏损难以准确评估、监测、控制,导致难以制定科学、优化的控制措施;在管理上,漏损构成复杂、涉及部门多,难以准确量化分解,导致难以制定相关的考核管理措施。自2006年以来,徐强研发了基于管网破损历史数据挖掘的管网漏损科学评价方法、融合流量监测与噪声监测的管网漏损高效监测方法、以及基于管网可控漏损水平评估与分级分区压力调控的漏损优化控制方法,形成了管网漏损综合管控技术体系,在北京开展了大规模应用,促进了北京市管网漏损率由2010年的18.5%降低到2017年的15.2%,年节水量3000余万m3。此外,研究成果还支撑了国家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的修订和住建部工作指南《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的编制,为全国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管控提供了范例。

 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8113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849136      传真:010-6292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