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以水质健康安全保障为核心,以风险因子识别、水质转化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为主线,以源头到龙头为研究系统,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水质风险评价方法学、水源水质复合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基于风险控制的水质净化新原理、新方法和饮用水输配的化学/生物学过程与调控4个研究方向。
1. 水质风险评价方法学:针对饮用水全过程中污染物种类、分布、形态和浓度水平特征,建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定量分析监测方法和多层次、多终点的生物毒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合污染水质风险因子识别为目标,在发展定量识别饮用水中各类健康效应贡献因子的毒性当量方法和组分分离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有毒污染物的产生机制和联合毒性效应;从生物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全方位解析饮用水相关污染物的健康效应及作用机制;发展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相结合的复合污染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理论。
实验室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创建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水质基准与标准制定、污染控制与水质净化的全新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从基础到应用、工程到管理、水源到末端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布局,成为引领我国饮用水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为持续提升我国水质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实质性跨越,并发展成为本领域最著名的国际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在国内外饮用水安全保障基础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中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201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一三五”国际评估中,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在饮用水领域的研究位于世界前列。“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方向是“生态环境”科教融合卓越中心环境科技创新的学科增长点,是促进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三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结合点,是生态环境中心“一三五”规划中从基础到应用体系的重大突破点。
实验室在国家饮用水管理政策制定、标准修订上发挥核心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新标准制定或修订。曲久辉研究员担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修订咨询专家组组长,杨敏研究员任修订起草组核心专家,在推动我国水质标准从毒性控制到风险管理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建立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和风险评估方法在国家、部委水质标准制定或修订中得到应用,其中包括卫健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高氯酸盐、农药等35项指标制定)、住建部《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高氯酸盐、农药等37项指标制定)、《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206)(水质评估方法部分)、《室外给水工程项目规范》(水质部分)等。此外,相关检测方法被行业管理部门采纳作为行业标准并应用于日常检测。
实验室积极推进行业服务,在我国饮用水领域形成极高的行业影响力。实验室在国内首次提出并成功构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我国饮用水行业技术革新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实验室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连云港、郑州、首创等水司或水务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面向全国供水行业举办“两虫”、嗅味等培训班,累计培训技术人员近1500名。实验室积极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规模化工程应用,其中实验室开发的“水质在线监测预警技术与成套设备”、“饮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饮用水除砷除氟新技术”、“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管控技术”等关键技术得到大规模工程应用,开创多项工程先例,多项工程获得国际水协项目创新荣誉奖、联合国迪拜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等重要奖项或荣誉,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实验室积极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饮用水领域形成良好的国际影响力。依托实验室建有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CEWE),率先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饮用水扶贫援外模式,为斯里兰卡、柬埔寨、孟加拉、尼泊尔、缅甸、肯尼亚等国家解决饮用水及相关健康问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为40余个发展中国家培训技术骨干300余名。